去年以來,我國風電棄風限電較為嚴重。2011年,全國棄風限電超過100億千瓦時,平均利用小時數大幅減少,個別?。▍^)的利用小時數已經降至1600小時左右。今年2月,發展改革委曾制定風電標桿上網電價,每千瓦時電價水平在0.51元至0.61元之間。按此推算,風電企業因棄風限電的損失超過50億元。
風電并網和消納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風電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。對此,業界已形成共識。對于風電消納難的問題,認識也比較一致。歸納而言,主要有以下幾點:其一是風電具有隨機性、間歇性和波動性的特點,時有時無,時大時小,難以預測,且風電具有反調峰特性,夜晚用電負荷處于低谷,風電出力卻往往較大,大規模并網運行對于電能質量和電網安全具有威脅;其二是近年來我國風電以超常規、跨越式的速度發展,許多地區電網建設難以跟上風電發展的步伐;其三是風電建設周期相對較短,建成僅需一年左右,但電網工程建設即使獲得批準,建設工期也相對更長。
在這種情況下,應大力發展風電儲能技術,這有多個好處:一方面,我國風電資源和用電負荷中心逆向分布,決定了我國一部分風電必須并網,通過遠距離高壓輸送到負荷中心。儲能系統可以將風電、光伏發電等間歇的可再生能源“拼接”起來,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。一項研究表明,通過風電和光伏發電互補后,電力出力波動在12%至30%之間,但如加上風電儲能電池對出力波動的調節,出力波動將降至3%,幾乎相當于常規火力發電的水平。
隨著磁懸浮飛輪儲能電池技術的逐漸成熟,飛輪儲能電池已經能有效的解決風電儲能和光伏儲能問題。磁懸浮飛輪儲能電池可支持近乎無限次充放電,不存在電池容量衰減問題,并且可以根據應用環境設置飛輪儲能電池充電時間,以確保對電能的完全回收。